孫有志在雲南 (圖片由孫有志提供)
25歲河南殘疾青年從輝縣出發
騎往2000公裡外海南 一輛山地車,一隻假腿,一個夢想 “這一切,為了證明我能行”
一輛山地車,一隻假腿,一個夢想,25歲的孫有志在一片驚嘆聲中從新鄉輝縣老家出發,他的目的地是2000公裡外的海南。
他說,這樣做是為了證明自己行。一路走來,輪胎爆了,車子丟了,歷盡艱辛。然而,他卻並未氣餒,繼續著他的騎游夢。3月31日,他騎行到了廣州。 鄭州晚報記者 石闖
剛上大一的他發生意外,左腿高位截肢
“生命有時候就是無奈,但你必須得接受它,不能妥協。”昨日上午,經過一個多月的艱難跋涉,從新鄉輝縣已騎行到廣州的孫有志,向鄭州晚報記者道出這樣一句話。
此時,廣州飄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,他在靜靜等候著天氣放晴繼續上路。
1989年4月出生的孫有志老家在新鄉輝縣苗固村,父母都是普通農民,靠種地為生,父親還是一名殘疾人,小腿截肢。
貧困的家庭並未阻礙求學路,和姐姐、弟弟一樣,2008年9月,孫有志也考上了濟南一所本科院校,本來前途光明的他打算學成歸來好好報答父母,然而2009年3月一場意外事故,將他帶進了生命的沼澤地里。
“在病房裡醒來一看,自己的左腿沒了,使勁去拔身上的管子,覺得活著沒多大意思。”他說,當時讀大一,從未有過的傷痛讓他沉悶了好久,“為了治療,我休學一年。再次回到校園後,高位截肢的我不敢和同學們併排走,怕跟不上他們。”
單腿小伙騎行2000公里前往海南
在老師和同學們幫助下,孫有志毅然完成了學業,2013年7月順利拿到本科畢業證書。跟其他同學一樣,孫有志開始找工作,但往往是投了簡歷之後,石沉大海。
“我還年輕,這樣下去可不行,我要挑戰一下自己。”孫有志說,他想像平常人一樣生活。於是,他買了去哈爾濱漠河的火車票,“當時家裡人挺反對,怕我一個人吃不消,不過還是很尊重我。”
此後,新疆喀什、西藏拉薩、雲南大理等都留下了他的足跡。“去拉薩時我先後轉車17次,曾經一連走了3天,這些都不算什麼。一路走來,我看到了大自然的神奇,感受到了生活之美,也體驗了生命的意義。”孫有志說,他還曾徒步登上了泰山之頂。
“這些就是平常人也不容易做到,而我做到了,生活中還有什麼不可以?”在雲南做志願者時,他在一位殘疾自行車運動員的幫助下學會了騎車,並且還利用擺攤賺的錢買了一輛價值3000多元的山地車。
今年2月25日,他在自己的“@旅行中的小志”微博上發出騎行前往2000公裡外海南的信息並邀約同伴,沒想到很快得到鄭州驢友小米的回應。
一邊騎行
一邊微博曬旅途感受
2月28日早晨,孫有志從輝縣鄉村老家出發,當天下午4點多,他到達了騎行的第一站鄭州。
在鄭州休息了一夜後,次日上午見到了與他結伴的驢友小米,兩人一路向南進發。
“一路上,小米主動把行李放在她的自行車上,讓我挺不好意思的。”昨日下午,孫有志說,他每天騎行百餘公里,原打算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完成夢想。
然而,途中卻遇到了一個小插曲。“3月6日下午到武漢後,兩輛自行車都丟了,肘杖和假肢關節的螺絲釘一起不翼而飛。”他說,在參觀了武漢大學後,當晚在附近找了一個小旅館,第二天早晨發現自行車被盜。
由於帶的錢有限,沒法再購買兩輛自行車,無奈,他報了警,在微博上講述了自己遭遇併發出求助。武漢市殘聯得知消息後,為他牽線搭橋,聯繫了一家義肢公司,將義肢上缺失的部件送了過來。
江蘇熱心網友@凌人心語還在微博上發起募捐,幾天時間里,53名網友每人出100塊錢,共為他籌集了兩輛車款錢。同時,一名武漢市民還給他和小米提供了兩輛山地車讓他們使用。
孫有志說,在武漢他感受到了濃濃的溫暖。
“從家鄉到海南島,先後經過了鄭州、許昌、武漢、岳陽、長沙、衡陽直至廣州,然後去海南環島游。目前從新鄉到廣州已騎行1600多公里。”在騎行中,每到一個陌生地方,孫有志就會拍照片發在微博上,將當地的風土人情呈現出來,也會“曬”自己的旅途感受。
“騎行這麼遠,是為了挑戰極限,挑戰生命,挖掘自身潛力,看是否適合當一名殘疾人運動員。”孫有志說,這一個多月的騎行生涯不僅鍛煉了他的吃苦耐勞、獨立自主能力,也磨煉了他的意志,“更重要的是要通過不懈努力,證明自己完全可以,不能看輕自己了。”
(編輯:SN094)
- May 15 Thu 2014 16:55
單腿小伙騎行2000公里從河南出發前往海南(圖)